實現不了的文創夢?從大稻埕看創業者困境

文/邱方廷

著名畫家郭雪湖曾以一幅《南街殷賑》繪出了大稻埕的百年風華,滿佈的招牌下是綿延不絕的人潮,不難看出過去這全臺灣最繁榮的商業中心,在歷史上佔據著要角。早在1850 年代開始,大稻埕就因為河港帶動了發展,後來因外銷英美的茶葉,更讓大稻埕超越艋岬,在清末時成為首富之地。

1.jpg《南街殷賑》全貌

 

直至日治時期,因布業、中藥、米業的蓬勃,讓大稻埕仍聲勢不墜,短短 800 米長的迪化街,更孕育了如新光吳家、義美高家、和信辜家等無數的台灣富商家族。大稻埕創意街區發展協會理事吳孟寰形容大稻埕的根基就是「商業」,對於趨勢特別敏銳,像是近年來臺自由行的日韓遊客漸多,迪化街上的商家早早都已學會用日語、韓語來招呼客人。

然而,大稻埕卻已不是當年的商業龍頭。在 1970 年代以後,臺北的發展重心逐漸東移,大稻埕從過去的政經焦點退位,許多人對這區域的印象始終停留在「年貨大街」。從 2011 年開始,由周奕成創立的小藝埕進駐,之後帶動數十間文創店家在大稻埕創業,也讓原本逐漸沈寂的老街巷有了新的風貌。

許多工作者醉心於大稻埕的獨特歷史氛圍,蜂擁而至來實現創業夢,根據大稻埕亭仔腳工作室的調查,光是在 2016 年到 2017 年,這一年間迪化街主街的新創產業店家就從 31 間攀升到 46 間,而在 1997 年,這數字為 0。在大稻埕舊有產業發展已經相對穩固的情況下,新創產業可說是異軍突起。

2.png

 

但是,看似風光數字的背後,進駐者並非就此一帆風順,生存問題比想像中更加艱鉅,往往不出幾個月後,新創店家又會被現實打倒,而紛紛離開。方塘工作室負責人賴信宏在受訪時表示:「雖然文創看起來蓬勃發展,但其實能撐過創業初期的店家沒幾家,都是舊的倒了以後,又有新的不斷來。」

 

攀升的房租是創業者的夢魘

銀思卷工作室負責人周宜瑩正是剛搬離大稻埕的文創工作者,本來已經在大稻埕創業超過三年的她,卻在今年(2017 年)春季要簽訂新約時,房東毫無預警地要求調漲 50% 的房租,在成本大幅提升下,逼得周宜瑩選擇離開熟悉的大稻埕商圈,到永康街重新開始。

周宜瑩回憶起最初的創業光景,當時正是大稻埕文創產業剛開始成長的時期。房東一開始就瞄準了這股熱潮,在半哄半騙的情況下,始終不與她簽訂長約,等到時機成熟時,再一口氣大漲租金。「很怕這次答應了,在一年一簽的情況下,以後還是沒完沒了,所以還是選擇搬家。而我不是第一個這樣離開的人。」周宜瑩表示。

針對房租調漲的情況,世代群股份有限公司總監吳宛茜表示,他們選擇發展「街區公司」的獨特模式,主要由世代群為首,邀請房東、在地店家、新創品牌等利益相關人入股,因為房東加入後,租金的提升代表公司的獲利會減少,而可進一步降低房東調漲的誘因,便能避免高昂租金造成的負面結果,讓大稻埕仍可對文創工作者保有友善的創業環境。

世代群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就是小藝埕、民藝埕、眾藝埕等藝埕系列,最早的商業模式是租借老屋,來重新規劃成書店、咖啡廳、店舖等複合式空間,並轉租給不同的創業者。在2015年,由URS155 所舉辦的「迪化街 3.0 願景論壇」中,創辦人周奕成表示,在創立五年之間,其共租了 11 棟的街屋,並帶來了近 200 個就業機會。

除此之外,吳宛茜表示藝埕系列街屋與承租者之間,並不單純只是租金收受關係,公司現階段也希望能結合創業育成、社區營造、文化活動等三個不同的面向,輔導更多的文創工作者找到適合的商業模式,並藉由舉辦如「國際藝術節」等不同活動,來賦予大稻埕新風貌。

但並非每個創業者都認同此經營模式,「加入藝埕還需要被抽成,對我而言,就像是在百貨公司裡租一個櫃位。」周宜瑩表示,雖然世代群股份有限公司所經營的藝埕系列街屋,已成為大稻埕的文創代表平台,但對不喜歡這種集體模式的她而言,還是希望能保有自己完整運作的可能性,所以在沒有藝埕的資源下,雖然難以租到理想店面,但她從未考慮加入過。

而在街區公司壟斷大多數「好房子」、許多房東會觀望價格以便哄抬的情況下,周宜瑩認為像她這種小資本額的「一人微型工作室」,很難與藝埕系列之類的大文創單位競爭資源,並進而在大稻埕長久經營下去。

3.jpg(攝影/Chia Ying)

 

這樣對於房租的反動,並非僅在大稻埕發生。2015 年 9 月,倫敦東部出現了「反仕紳化」的抗爭,抗議者對一間叫 Cereal Killer 的咖啡廳外觀潑漆,認為他們在店內販賣 4 英鎊一碗的麥片,不但居民無法負擔昂貴的食品價格,還使得藝術家們在租金日益高漲的情況下,被迫搬離原本經營許久的工作室。

臺灣大學城鄉所助理教授黃麗玲表示,大稻埕雖與倫敦的情況不盡相同,並非由富裕的外來者趕走原本的工人階級住民,大稻埕本來就是仕紳群集的地方,高房租阻隔的反倒是外人。但無論如何,黃麗玲都認為租金是政府該重視的問題,否則台北已出現 housing class(住宅階級)的現象,只有「有房」的人,才有資本在這高房價的地區生存下去。

在大稻埕一帶,對於外來者來說,最快克服店租的問題,還是要從融入當地社群開始,「因為這是個很難打進來的圈子。」亭仔腳工作室的社會規劃師江仁豪坦言,大稻埕有許多不同於商業常規的運作,資訊也鮮少公開在對外的平台上,在大稻埕這很講究鄰里的人際關係,傳統的仕紳之間互信互助,選擇要進駐的新興店家,如果能融入屋主的網絡,在資金調度、房屋租借、互惠合作上都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。

4.jpg(攝影/Sun Line)

 

沒有文化的文創 補助缺乏明確標準

除了租金問題以外,文化部浮動的補助標準,也是周宜瑩認為文創工作者難以成功創業的原因。蔡英文曾在選前寫下文化政策的七大目標與五個亮點計畫,希望厚植台灣的文化實力,打造台灣文藝復興新時代。但是,在「文創」看似成為發展潮流的當下,周宜瑩看見的卻是文創產業在十多年的政策扶植之下,始終未能穩健發展。

「我覺得文化部的標準看起來更像錦上添花,有時都選擇有名氣的來補助。」周宜瑩表示,在她的眼中看來,微型工作室往往要一人身兼數職,從行銷到製作都要自己來,卻未曾能從政府那頭得到強力支援。然而,像是蔡健雅、S.H.E 、陳綺貞等當紅歌手,都曾以創作展、演唱會等名義,獲得文化部數百萬的補助,讓人質疑這是圖利大型廠商,卻無法照顧到缺乏資源的創業者,而對文創的孵化沒有實質助益。

賴信宏也質疑現在的「文創」產業根本都沒有「文化」內涵,只有「創意產業」有機會坐擁高薪,而當產業往市場靠攏時,文化成了只是拿來行銷的手段。就像文創夜市、文創旅店、文創家電等玲琅滿目的商品,都搶著掛上「文創」之名,來申請補助、吸引消費者,卻跟原先的內容物相差無幾,並沒有去思考是否賦予了文化新價值。

漢光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漢寶德曾在其著作《文化與文創》中指出,從地方到中央政府,官方對於文創的認知只停留在「用文化做生意」而已,他說:「只要到處開餐館、咖啡館就已符合文創的目的,實在不勞政府費心了。」

對於這樣弔詭的現象,賴信宏表示政府職責的劃分有相當需要改善的空間,「文化部現在的輔導政策,看起來就跟經濟部沒有差異。重點是你文化部要去審查各個案子有沒有真正的文化意涵,否則只是譁眾取寵而已。」根據政府現行政策,文化創意產業被歸類到三個部門,由文化部、經濟部及內政部分別管轄,但多頭馬車同時管理的情形,卻造成資源無法整合。

5.jpg(攝影/Michael Cheng)

 

文創的補助問題,也意外造成了大稻埕新舊產業之間的矛盾。「在地方上,常傳說政府有補助文創租金,但根本沒有。」江仁豪表示,在整合地方事務時,許多傳產業者由於生意下滑,以為是文創新進業者將大稻埕帶離原先發展方向。

另一方面,在政府鼓吹文創的宣傳下,讓傳產業者誤認政府把資源全數灌注在新進者上,在猜忌跟嫉妒交雜下,雙方的溝通沒有共識,也讓大稻埕的文創路有了變數。

 

大稻埕未來文創發展的可能性

「這邊的產業是南北貨跟布業消退比較快。」江仁豪表示,以中藥、布料、茶、南北貨為四大主要產業的大稻埕,本來是以批發為大宗,但卻因量販店與網路購物的興起 ,讓傳統產業逐漸從舞台上退位。而當新舊產業交替,在文創業者擁入以後,也吸引許多觀光客到訪各大古蹟跟文創小店,讓大稻埕的產業型態增添了不同可能。

政府也有意識地在保持大稻埕的文化特色,自 2000 年開始,臺北市政府更新處劃設了「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」,再搭配相關容積移轉獎勵,規定如果當地房屋不改建成高樓大廈,而採用市府核可的工法翻新老屋的話,可將容積移轉,售出的價格即為補償,江仁豪表示:「這方式保存了大稻埕歷史建物的珍貴資產。」

北市府交通局與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合作,從今年九月開始試辦行人徒步區,為的就是吸引近年來越來越龐大的觀光客。根據交通部觀光局的統計資料顯示,去年來訪台灣的日本旅人達到189萬人次,比前年成長了16%,大稻埕也是日本旅客喜好光臨的前幾名,「你在七八年前來大稻埕的話,街上幾乎都沒有人。」吳孟寰表示,觀光和文創互助共生,許多文創業者也是為了觀光的人潮,而選擇在大稻埕一代開店。

6.jpg(攝影/Trago Chen)

 

「我們要想的是文創跟觀光會帶大稻埕到什麼方向,那種煙火般的活動,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?人潮雖然來了,但真的有領略到大稻埕的獨特文化嗎?」賴信宏表示,經濟與文化之間的平衡點是大稻埕目前的發展課題,像觀光局日前舉辦了大稻埕煙火節的活動,對他而言就是無助益的嘉年華,雖能一次吸引大批人潮,但卻無法讓遊客深度體驗,反扼殺了文化生存的空間。

吳孟寰也害怕大稻埕「台灣老街化」,變得毫無特色。如大溪老街過去以木器雕刻、巴洛克式建築聞名,但現到處可見臭豆腐、烤香腸,連販賣的紀念品都相同,幾乎已與普通夜市無異。

在大量人潮與深度文化之間,往往難以取捨。吳孟寰表示雖現在大稻埕仍能守住深度觀光的路線,但在實際的情況中,週間與週末之間有著巨大的人潮落差,往往造成多數新駐商家無法生存下去,現在能夠在大稻埕長久經營的商家,通常還具有能吸引在地客群的特質。

7.jpg(攝影/Tony Yang)

 

美國記者 Elizabeth Becker 在其著作《旅行的異議》中,也提到當愈來愈多國家將觀光產業視為經濟特效藥,真正因觀光業而讓整體國家獲得正向發展的,幾乎只有法國與哥斯大黎加。以法國波爾多城為例,波爾多之所以能用十五年時間改頭換面,吸引如數觀光客,讓波爾多人樂在生活於波爾多城,關鍵因素之一竟是當初市長 Alain Juper 在規劃時,起心動念並非發展觀光業,而是打造一個讓人活得舒服的城市。

法國政府明白觀光是兩面刃,不是你控制它,就是它控制你,對於全世界的觀光客而言,法國的吸引力來自好幾個世紀的文化,法國葡萄酒與美食的魅力,法國藝術、文學、音樂、戲劇、芭蕾和電影的創造力,等以文化為本的經營概念才反讓觀光篷勃發展,這也是如周宜瑩等文創工作者最嚮往的大稻埕發展模式,因為正如法國官員所說的:「心中沒有觀光,才能有今日的成果。」

發表留言